本文最早标题《好习惯 10 戒》,谈了一下我当时想养成的好习惯及需要解除的,后面觉得这类太泛了,保留了内容,更改了主题方向。
每个人都希望培养一些好的习惯和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健康,生活,性情,日常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是个懒惰而迷茫的人,性格上也有很多的不足,为了增强自律自信,改善健康及个人品质,我需要怎么培养好的习惯呢,培养好的习惯的首档要自律,自律的基础是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那么就来谈谈这个主题吧
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财富自由之路》中李笑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我们;注意力才是我们所拥有的最重要、宝贵的资源。”
注意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主的,除非自己放弃,把注意力交给他人收割,自明白这点后,我的价值观就变成了:注意力>时间>部分金钱。
在日常中,如果你频繁走神,看不进去书,总是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做事的时候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时,就说明注意力管理已经被用尽了,没有做好自我注意力的管理。当注意力被消耗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让它恢复,所以关于管理注意力,我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如何正确使用注意力,即节制;二是如何让注意力得到恢复,即学会休息。
【如何正确使用注意力?节制】
1. 在强注意力时段做最重要的事
人一天的精力旺盛程度是不一样的,精力旺盛时,注意力也会很强。一般在早晨和上午人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我自己经过测试下来也发现,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清晨和上午。这也是我早起的原因,早起可以把运动和阅读这两件重要不紧急的事儿做了,然后上午 9 点~12 点把最重要的工作完成,在《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中提到,上午的时间,人的大脑创造的价值是晚上的 4 倍。但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总的来说,找到自己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然后把最重要的事安排进去,高效完成。
2. 切换任务时休息 10—15 分钟
在进行完一个任务后,要安排休息再进行下一个任务,比如,我上一个小时在写文章,这一个小时安排拍视频,尽管这一个小时已经进入拍视频的动作了,但注意力其实还在上一个任务里,没有切换过来,造成 “注意力残余”,那么这一个小时的拍摄效率就不会高。所以我会选择休息 10 多分钟,休息的时候一定不要刷手机,刷手机看似是在娱乐,实则还是在占用注意力,相当于进入一个新的任务;这时候需要做一些不占用注意力的事,我会选择去喝一杯水,做一些轻微的运动,去阳台看看远处,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很多人问我是不是不做家务?做家务就是在这些碎片时间完成的),做家务的时候身体会动起来,但又不会累,是很好的休息。并且也不要频繁切换任务,容易造成注意力的消耗,我每天在工作上只给自己安排最多 3 个主线任务,主线任务就是对自己长远发展有利的事,上午一个大任务,下午两个。
3. 减少各种干扰
以我长期经验来看,干扰分为外界干扰和内在干扰。外界干扰更多的还是手机,在做任务时我会把手机调成勿扰模式,同时使用 ATracker 这个软件记录自己做任务的专注时长,也避免了看手机,还可以使用番茄时间工作法,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直接使用手机倒计时即可;外界干扰还有类似环境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我们会习惯性的过去凑热闹,凑了热闹就会讨论,一讨论就是大半天,非常占用注意力,所以还是不要多关注他人;内在干扰主要来源于自己杂乱的思绪,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事时,会发现脑子里想东想西,根本安静不下来,无法专心做事。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写下来,思绪杂乱有可能是我们刚刚发生了某件事,产生了一些情绪,把情绪写下来;有可能是有个一直未完成的任务,把这个任务分解,写下来;还有可能是取快递买东西这类的杂事,列个清单写下来;当把所有思绪写完,大脑会空白,这时候就腾出了很大的注意力空间,可以去做当前的任务啦。
4. 提升 “元认知” 能力
元认知就是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即意识到自己在思考。元认知能力其实也是觉察力,比如你在看书,读了 20 分钟走神了,但是你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说明自我觉察力很强了已经。不论在做什么,只要能觉察到自己走神,就是在刻意练习元认知能力,只有多注意自己在注意什么,就更能控制住自己的注意力。我自己有个方法,在一天结束时,回忆下自己这一天都思考过什么,也可以把这个时间间隔再缩短些,每个小时都去回顾下,或者每做完一件事儿后回顾,对自己的思考进行 “反思”、“校对”…这个过程就是在锻炼元认知,让注意力更集中。
—【如何恢复注意力?学会休息】
1. 深呼吸|1 分钟法
深呼吸是我认为集中注意力最快也最见效的方法啦,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还给自己一个 “高专注” 的状态。当面临非常紧张,又需要专注的场景时,把双手放在腿上,手掌朝天,连续深呼吸 10 次,通过把意识系于呼吸上,观察呼吸的进出,有助于阻隔任何念头和感受,这种方法很适合 “应急”。
2. 冥想|5 分钟法
深呼吸并不能让人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一般情况下我会进行 5 分钟冥想,使用的方法是「5 分钟冥想呼吸法」;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设置倒计时 5 分钟,还是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呼吸时,一呼一吸,发现注意力走神快速把它拉回,刚开始会觉得 5 分钟过的异常缓慢,甚至会因此睡着,我看过关于冥想的一个观点:“睡着也是好的”,但闹钟会及时叫醒我,坚持几次,就会慢慢进入状态。这种冥想方式会增大人的大脑皮层表面积,在物理上让我们变聪明,事实上这个动作也是在锻炼元认知。
3. 走出室内
还有一种休息的方式,就是接触大自然,跑步、爬梯、抱树、吸氧,充分的和大自然接触,会让人生出 “敬畏感”,这种敬畏之心会让人变得更自信,更积极。即使没办法马上去到大自然,也可以去公园散步,坐在街边的长椅上,哪怕在绕着小区走一圈,只要走出室内,就有助于恢复注意力。
4. 远离电子屏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做完一件事后,想着休息一下,然后拿起手机,看各种信息,这不是让注意力休息的方式!不论是看手机还是看电视娱乐,都仍然在占用注意力,所以更好的休息方法是关掉所有电子屏。《时间贫困》这本书里说:“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绝大多数时间不是用来给亲人发信息,而是用来观看那些远亲或名人在网络上编织的美好生活。” 所以当我们以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是在放松时,反而会更累,因为关注了他人的生活,就会有情绪,势必占用注意力。需要做一些不占用注意力的事,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做家务、去室外走走、接触大自然、给绿植浇水等…
5. 正念练习
今年 4 月我看了一本书叫 《正念的奇迹》,开始真正接触 “正念” 这个词,也习得了一些练习正念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感受回归行动,吃饭就是吃饭,喝茶就是喝茶,走路就是走路。比如,洗碗时,应该对 “正在洗碗” 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感受 “我正在站在这里洗碗” 的实相。如果洗碗时,只想着接下来要去休息一会儿,匆忙地把碗洗完,就没有活在当下,不是为了洗碗而洗碗。其他事同理,这样的正念练习,可以训练大脑更好的专注于手中所做的事,让注意力回到当下。这种练习不需要专门抽出时间去做,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中,尤其像洗澡、散步、刷牙…这些容易走神的事情。
6. 补充睡眠
恢复注意力的一大策略就是睡觉,今年上半年我建立了自己的早睡习惯,超过 12 点睡觉的晚上屈指可数,通常 10 点上床,10 点半入睡,晚一点 11 点也会进入睡眠。以前我会用喝咖啡来对抗困意,但后来发现意志力也是需要好的体力和精力来维持的,而保持精力最基础的方法就是睡眠充足,所以早睡对我来说很关键。如果在白天觉得困,我也不会硬撑,马上去睡 20 分钟左右,精力和注意力会立马恢复。20 分钟不长,也许开个小差、刷会儿手机就过去了,不如用来睡觉。一个反作用注意力,一个正向作用,当然选择后者。
管理好注意力,就是在改变自己的未来。
原文:
好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 微习惯的基础上重复练习!
正如: 重于实践, 再好的想法和计划, 不去实施, 随着时间的长短也会磨灭!
所以即使自己只做一点也比不做要强很多!
周末或者假期来临之际,与其懒床不起、无所事事,不如规律作息、合理计划。看一看秋日色彩,读一读名家文章,会一会久不相见的老友。把假日当作 “放空日”,也当作 “加油站”。新的一天,早安!
1. 用全力去做一件事, 不用担心江郎才尽了怎么办, 全力后会发现新的问题, 看到一些细节, 进而再进步!
2. 对待事情, 要善于总结和回忆,养成复盘的习惯!
3. 重于实践, 再好的想法和计划, 不去实施, 随着时间的长短也会磨灭,
4. 行为反映: 自我行为要大气, 切记不要小拘小束, 有则力改, 生活中有意培养, 多学习别人和有影像人物
5. 出门看天气, 进门看脸色, 留心事物, 细心观察细节!
6. 脑子要经常用, 记忆力要加强训练,
7. 当天事当天毕, 否则小事情拖成大事情, 大事情就变成的不能解决的事情
8. 不要拿学校和周围人来做比较, 认为这就是世界, 他们的水平不代表外面的水平, 自己的眼界一定要放开!
9. 不要口出狂语, 狠话, 尤其是迫于事情压力的时候, 应该表现自己冷静亲和的一面, 口出大语, 会让人感觉你蛮赖, 狂妄, 容易让人逆反行之, 反而可能与本意违背, 又得罪的别人!
10. 做事情要注意培养自己运用头脑, 用的多了才会亮起来!
来自:http://jianpi.yo2.cn/articles/06112%e5%a5%bd%e4%b9%a0%e6%83%af10%e6%88%92.html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
以下是成功者十三个价值连城的习惯,我们称之为"百万元的习惯":
学习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k1NjE5OA==&mid=2247487568&idx=1&sn=fc69fda01f087139b9d65cdf8859546b&chksm=e85814d9df2f9dcf7023dd3edcba3959a67056f60f5bf1c831193a594e45da6e0e8b4b82e4e5&scene=21#wechat_redirect
学习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k1NjE5OA==&mid=2247487568&idx=1&sn=fc69fda01f087139b9d65cdf8859546b&chksm=e85814d9df2f9dcf7023dd3edcba3959a67056f60f5bf1c831193a594e45da6e0e8b4b82e4e5&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k1NjE5OA==&mid=2247487946&idx=3&sn=a3a6c013acceae955a5d1361f978551d&chksm=e8581543df2f9c5536a91c6a518262f3670fde92897ff1e84cfc5f85d6335106d1a1779df456&scene=2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