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00和振刚一块儿去了漠河路上面的霸&铁国际物流公司,专门做铁路柜的拖车运输公司,负责接待人李.涛-峰,沈丘范营人士,公司很气派,场地气场也足,一下没看出来是做集运运输的!

李总介绍,他自己是驾驶员出身,公司是他和别人合伙做的,大概大小股东有7人,我看到证书蛮多的,人员座位给我的感觉起码能坐20个人,比刘总的那个运输公司看起来要气派!
我网上查了一下他们的公司:
上海霸&铁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普&高升,成立于2020年,
里面主要的股东公司是这个:上海豪&铁国际物&流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法人就是李总





李总说,责任公司上面的法人合伙人小普是他的合伙人,抱怨了一些他们之间合伙的插曲吧。例如管理散乱,谈业务搞不清客户人家谁是大小王,小普和低层次驾驶员频繁喝酒互动,对待业务推推拖拖等等,另外讲了一些他们送钱的手段,反正物流圈里从来不缺少这类的话题吧!
业务:做了不少大公司的业务,中远海,俄铁旗下,每个月起码几千个柜(含空箱),高峰的话,两天出车运费杂费等要付200万左右,沈丘公司有外调车人员60人,还要福建公司大概10个人,每年也有40万的盈利,西安也有公司,九区有自有堆场,新贸海还是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自控车辆有20多个,其他都是外调,自控车也是挂靠的跟做车辆 另外我发现他们有海外负责人等等
软件:
他们之前用了简道云的软件,李总自己联系的,花了3万多,就我用的那种低代码平台的那种,表格横条,这种肯定不利于长期大批量的使用,无外乎更符合他们的实际模式一些罢了,集行通和一拼通他们都谈过合作的事情,什么是投资入股之类的!最后他大杀价,集行通还要到25万左右呢
我和这位李总交流,我并没有从他什么看出有特别之处,接待,谈话风格也是东来来,西来来,吃饭都是大食堂(也可能是他和刚子之前吃饭就是这样的,但是我第一次去这样的礼节很不合适吧),衣服也没有太多的品位的随身装,聊了一会他就谈合伙之类的,最后停车费他还帮我提前付了,这个付停车费的动作我反到小不舒服,因为我觉得他主动付停车费就是习惯以小博大的心理,另外他说他最近一直在老家,年前不来了,在家里盖房子呢,我觉得他格局没有他表述的那么大吧,这点事,一般的代理人都能搞定吧,没必要非要专门自己来搞吧!
不过对于他们开发客户的方式和发箱调车的方式我还是非常有兴趣的!我目前严重缺乏客户,人员齐备,资金充裕,就是差活呀,如何他和联系,从他身上学习或者获取有效的客户资源呢,这个是个问题
这次给我的启发有一下:
- 多参加一些大的展会,是否可以把自己盘子展示大一些
- 多和别人交流,了解别人所长
- 选定一个标的,然后扩大化,例如他的铁路运输
- 从别人身上找到自己漏洞的方式,看看别人如何避免的
常规的胜利因缺乏独特性与预见性icon,容易被对手预判和防范,难以形成压倒性优势。而真正的强者,往往能以隐秘且超前的思维布局——他们能在局势未明时洞察关键,在策略实施时保持隐蔽,让对手难以察觉意图,从而实现降维打击。历史上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皆因统帅跳出常规思维,以奇谋破局,才扭转了力量悬殊的局面。
反观现实,依赖常规手段、单纯依靠时间与体力积累,或许能获得基础成果,却难以实现事业和财富的质的飞跃。这类“常规努力”不仅容易让人陷入同质化竞争,更可能因缺乏核心竞争力,始终处于被动跟随的状态。唯有在认知层面突破局限,以更高维度的智慧统筹全局,在谋略上做到出其不意,方能摆脱平庸,实现从弱小到强大的蜕变。真正成就大业者,无不是凭借远超常人的思维深度与视野广度,在战略与战术上占据主动权,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的博客里面很少出现以少博大,以小博大,出奇制胜,不走寻常路之类的观点,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不是一个过于冒险的人,当然了,虽谈不上绝对的稳当。
其实霸铁的这种做法,也算是一种以小博大,剑走偏锋出奇制胜的玩法
做人既要秉持真诚务实的处世之道,恪守原则底线,展现值得信赖的品质;又需在复杂情境中灵活应变,避免刻板教条。在投资与企业管理中,既要坚持稳健审慎的发展基调,保障根基稳固、行稳致远,又要敏锐捕捉市场动态,以创新思维和灵活策略应对不确定性。在金融市场的博弈中,更需将风险控制与本金保护作为立身之本,同时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出奇制胜。正如兵法所言,唯有将“正”的坚守与“奇”的突破有机融合,方能在有限的资源与条件下,创造无限可能,从容应对世间变化,推动人生与事业持续进阶。